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国际护士节丨我们的护士,我们的未来

时间:2023-05-13 01:18:59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护士,我们的未来”。在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一线,他们既是护士也是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自己鲜活的个性和细致的呵护为患者点亮生命的曙光。今天,让我们聚焦平凡的护士群体,倾听护士的心声。

  

  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护士长张艳

  “病人康复出院,是我最欣慰的时候。”

  “五一”前,年近8旬的父亲因为腰腿疼痛、无法行走,在石河子市住院了,却没有告诉张艳,年迈的母亲独自照顾着生病的父亲。“父母为了支持我工作,每次生病能瞒就瞒,父母希望我能安心工作,别为了家事分心。”张艳说,由于自己所在科室的特殊性,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随时投入工作的状态,养成了只要接到工作电话,必须马上赶到科室的习惯,父母希望自己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为病患服务上。

  

  张艳是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自治区职业病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的护士长,1996年毕业后,就先后在骨科和手足显微外科从事护理工作。她所在的科室除了正常的择期手术病人,锐器切割伤、机器伤害等引起的手指等的伤害,是他们科室常见的病患之一,这时候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冷静、规范、高效的处理能力。

  很多患者出现手足外伤等意外伤害,会第一时间联系到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的手足显微外科,在他们医院常见的画面是,在患者赶往医院的途中,科室主任李鸿斌主任医师交代病患的陪同者,如何做好患肢的保护,张艳与同事们则以奔跑的速度抢抓时间,在最短时间配合大夫做好病人的术前准备工作,并且为病患按照绿色通道做好入院后的一切工作,准备好轮椅在医院急诊门口等待病人到达,在病人到达后第一时间积极救治。

  “对病人来说,时间很宝贵,我们要用我们的专业能力,让病人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张艳说,患者术后的护理有很高的专业要求,护理人员要会观察病人术后各方面的表现,让病人能够早日康复。对自己来说,最欣慰的就是看到康复的病人,来到护士站办理出院手续,跟大家笑着告别的时候,那一刻既为病人开心,也为自己和同事之前所做的工作感到骄傲。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见证一个个病人康复,作为患者健康的守护人,那也是对自己工作最大的肯定。


  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内四科护士长马丽翠

  “要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今年46岁的马丽翠,是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内四科护士长,在整整28个年头的护理工作中,她凭借着对护士这份工作的无限热爱,用责任和担当、爱心和耐心,履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配药、换药、帮助患者翻身、教患者做康复训练……每天,马丽翠都忙碌地穿梭在病房与护士站之间,细心温柔地与患者沟通,一丝不苟、全心全意地为患者做好服务。

  近日,53岁的余先生,因“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和压疮来到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就诊。虽然见过不少压疮,但当看见余先生的压疮时,马丽翠还是有些吃惊。由于常年卧床、久坐轮椅,余先生的左右双侧臀部坐骨及大腿根部区的皮肤已溃烂,疮口皮肤发白,形成了疮口很深的窦道。

  为尽快让患者得到专业的治疗,马丽翠立即申请为余先生进行护理会诊,护理部第一时间组织医院压疮小组及各科骨干前往内二科进行护理疑难病症讨论,为余先生量身定制了治疗及护理方案。

  “伤口久治难愈的病人容易焦躁不安、情绪激动。”每天查房前,马丽翠总是会跟科里的护士们交代一遍,“我们一定要更加细致、耐心地对待患者,他们就会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对伤口的愈合更加有利,达到满意的效果。”在她和全体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和精心护理下,余先生入院5天,创口处的情况已日渐好转。“我也曾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压疮,但效果都不理想,这次在护士长和她同事们的悉心照料下,我的伤口愈合得很快。”余先生高兴地说。

  “虽然护理工作平凡、劳累,但看到一个个患者康复出院,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马丽翠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弘扬南丁格尔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让南丁格尔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光芒。

  她在平凡中默默奉献,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尽自己最大努力守护患者的健康,也用自己的爱心让优质护理服务之花更加绚烂!她对病人认真负责的行动,赢得了病人、家属及各级领导的赞誉,先后荣获了优秀护理工作者、院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自治区儿童医院普通外科护士长姚海霞

  “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的责任。”

  在同事们眼中,姚海霞护士长是一名爱操心的好搭档,对工作极其负责,对同事关心爱护,她是护理工作的探索者、护理质量管理的推动者和先进护理理念的引领者,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

  

  姚海霞在护士行业俯首躬耕至今已有26年,她善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曾前往复旦大学学习儿童护理专业知识3个月,并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我觉得工作里最困难的并不是棘手的病情和复杂的护理,而是与孩子家长的沟通。”身为一名护士,她明白家长对孩子的爱有多深,对医护人员的要求就有多高,因为姚海霞自己也是一位母亲,她非常理解家长们看到孩子生病自己却束手无策,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的心情,所以姚海霞总是对护士们很严格,她认为只有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才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几年前,她遇到一名做完疝气手术的男孩,孩子被送回科室没多久,她就听到责任护士急切地呼叫自己,原来是因为痰液堵塞气管,孩子窒息了。当时事发突然,抢救所需物品还没有送到科室,而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当时她顾不上考虑,当即托起孩子的头部,用嘴为孩子吸出了气管内的堵塞物,孩子得救了!听到了医生确定孩子脱离了危险,在孩子家长一声声道谢中,姚海霞这才放心地离开了。

  26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谱写了姚海霞与无数患者的医患情长,今年,姚海霞被授予乌鲁木齐地区第十四届“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荣誉称号,“我得知自己获得了这个荣誉之后感到十分意外,救死扶伤是我作为一名护士的天职,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成绩属于过去,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护佑生命让患儿康复,家长满意,医患和谐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姚海霞谦虚地说。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骨泌尿外科护士长任娜

  “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逢年过节,一个电话,她马上就能回岗……”这就是同事们对任娜的评价。从业35年,她始终把爱心、同情心融入到平凡岗位,让病人舒适、满意,一切为病人着想,是她一直不变的信条。

  提到最难忘的事,任娜告诉记者,几年前,骨泌尿科来了一位成骨发育不全的小患者,同样作为妈妈的她格外心疼孩子,除日常工作的照护外,还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对这位小患者格外关照,很快与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小患者手术前,任娜问他最想吃什么,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说:“任娜阿姨,我最想吃葡萄。”手术顺利结束后,任娜端着一盘洗好的葡萄来到孩子面前,把葡萄喂到孩子嘴里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直到现在,任娜还与这位小患者保持着联系,看到他术后恢复良好,复查结果也越来越好,任娜非常欣慰,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自己学好并且要精通,才能指导好其他人。”作为护士长,任娜努力做好护理学科带头人,带领全科护士共同进步和提高。随着医院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任娜总是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先学一步,熟练掌握,正确使用后再教给其他护士。为医院一百多名护士进行能级培训、规培生培训、实习生培训,从制定方案到实施,亲力亲为确保培训内容保质保量。大家都开玩笑地说:“任护士长不是在去培训的路上就是在考试现场。”而她也因此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护士长及优秀管理者,今年还荣获乌鲁木齐地区第十四届优秀护理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无论是常年在临床一线还是对年轻护士的传帮带,任娜都是冲锋在前,不忘使命,不惧苦累,舍“小我”成“大我”,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其他护理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为推动优质护理工作尽职尽责,甘于奉献。


  兵团医院心内科退休护士陈敏

  “即使退休了,我也永远热爱我的岗位。”

  多年前,年轻的陈敏走出卫校的大门,来到兵团医院心内科从事护理工作,没想到一干就是34年。她的青春在护理工作中慢慢度过,尽管已经退休,却依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干了一辈子护理工作,即使退休了,我依然热爱我的职业,我理想的退休生活是除了有点爱好之外,就是要尽己所能地发挥余热,帮助身边的人……”陈敏说。

  在护士岗位工作34年光阴,陈敏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俯下身子,细心照料每位患者。“护士工作需要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接受紧急任务”,2017年的一个凌晨,陈敏正在家里休息,静谧的夜里她突然接到了医院的电话,一名患有急性心梗的84岁的老爷子病情危重,接到通知后陈敏立马起身奔赴医院,当时老爷子脸色发青,一点气色都没有了,抢救了几个小时终于恢复正常。接下来的24小时,陈敏都日夜观察,生怕出现什么问题,第三天,老爷子终于恢复正常,她这才有机会回家稍作休整。

  数十年如一日地鞠躬尽瘁,让陈敏收获了同事和患者的高度评价,连续多年她都被评为医院的三八红旗手、工会积极分子、先进个人,她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守护每一位患者,把护理工作做到了极致。

  2021年,陈敏在她热爱的护士岗位上光荣退休。退休后的这两年时间内,她主动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百余人次。“我虽然退休了,我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社区发光发热呢!”陈敏告诉记者,刚退休时,小区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头晕恶心,身边没有家人,社区干部立即找到了她,经过测量。老人的血压非常高,她赶紧陪同老人前往医院治疗,幸亏去医院比较及时,老人没有大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陈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使命。今后,她希望凭借多年来丰富的护理经验,继续在社区发光发热,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施以援手。


  乌鲁木齐国际医院综合内科护士王丽娟

  “我要做患者健康的守护者。”

    她是患者心中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是人民生命的守护者,从业十年来,她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护士的职责和使命。

  5月10日上午,王丽娟查房时,看到75岁的李萍正在吃饭,她走进房间,与老人寒暄起来,叮嘱老人饭后半小时再服药。“综合内科收治的老年人较多,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强的责任心,因为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用药复杂,所以在用药时要格外叮嘱,绝不能有半点疏忽。”王丽娟说。

  除了每天对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日常监测的日常工作之外,她还格外地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很多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住院期间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王丽娟常常会为他们进行情绪疏导,帮助老人和家属视频,让家属能及时了解老人情况,积极安慰、鼓励老人,只要患者需要,不论何时,王丽娟总是随叫随到。

  在工作中,王丽娟也深得患者喜欢,但最让她骄傲的事情就是被患者所依赖和信任。几个月前,有一位老人因肺部感染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因为身边无子女照料,王丽娟便主动承担起“女儿”这个角色,为老人洗脸、喂饭、喂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也渐渐有了好转。“我们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太好,她就一遍一遍地讲,耐心地解释用药的剂量、注意事项,直到我们听明白为止,像我们的女儿。”前来复查的老人对王丽娟也是赞不绝口。

  护理工作其实是枯燥和琐碎的,有时也会遇到委屈和误解,但王丽娟用自己的敬业、专业和笑容温暖了每一位患者,她是所有护士的一个缩影,把青春和汗水播撒在自己热爱的护理事业中,把爱播撒到了每一位患者的心田。

  

  (转载地址:http://mp.weixin.qq.com/s/pUipF91aCFPMV_E7L9p4Xw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xwxc1/202305/00a271dcce674b4baa265ea0617f52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