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饮食安全检测

回答健康三问 共谋医卫发展

时间:2023-07-22 22:48:29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健康福州”今年上半年建设成绩如何?有何经验亮点与短板弱项?下半年怎么干得更漂亮?7月20日,福州市卫健委召开“榕医汇”发展论谈暨2023年上半年全市卫健系统“亮晒比学”工作会议,部分单位一把手上台接受“考评”,围绕以上三问,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积聚发展正能量。

  “这不仅是一次学习取经之旅,更是探索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创新机制共推、医改大局共融的发展之旅。”与会人员表示,将进一步提振精气神,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干劲和拼劲,绘就健康福州新图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中展现担当作为。

  

  “榕医汇”发展论谈暨福州卫健系统“亮晒比学”工作会议召开。原浩摄

  半年成绩单聚焦“三联通”

  记者观察到,做好设施“硬”联通、服务“软”联通、为民“心”联通,是各单位一把手达成的默契。

  在“三联通”上,每家单位的着力点各有侧重——

  台江区启动区级医院建设,将市疾控中心改建成台江区级医院,规划建设100张床位;推进义洲社区医院建设,预计今年10月投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间结算”全覆盖,实现患者看病“零操作”。

  仓山区稳步推进区医院项目建设;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建设为社区医院,联合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试点开展“联合病房”服务;今年已提升改造13家示范化村卫生所、10家示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

  晋安区以“一院三区”协同发展模式,助力晋安区医院创“三级医院”:本部院区建设成以区域急救、急危重症、三四级手术为主的西医主院区;鼓山院区建设成以中医元素为主的分院区;桂湖院区建成北峰山区急诊急救支点,主要服务北峰山区居民。

  福清市以日均中医处方500张为标准,建设共享中药房,形成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依托协和医院烧伤科资源优势,开创福清市医院烧伤创面修复科联盟合作模式,为江阴化工发展提供健康保障。

  ……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健康福州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汇报中,做优做强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着力打造“精品中医馆”成为各单位一把手们的高频话题。

  大家还在人才方面达成共识,即通过科研设备、实验室等硬设施“引才”,住房、教育等软配套“留才”,量身定制培养政策“育才”,让医疗人才成为健康福州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抱团发展集团化办医成热词

  今年3月,福州发布《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将建设2个~3个市级医疗集团和10个以上县级医疗集团。建设思路包括采取横向联合方式,实施“总医院—分医院”或“一院多区”管理体制。

  上月中旬,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正式揭牌运行,标志着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步入新阶段。“组建市级总医院是我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具体行动。”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说。

  “抱团发展、集团化办医是大趋势。”会场上,大家对此有着相同的感受,并根据自身情况拟定发展思路。

  “我们正在探索国企集团化办医模式,5月份已成立区健康集团,目前正在搭建董事会等组织架构、招募医师团队。”仓山区卫健局局长徐怀蘋告诉记者,仓山区谋划“政府组建医疗集团+国投组建健康集团”模式,探索通过国企开办社区卫生服务站、特色专科和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等,拓展产业板块,形成与政府办医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发展格局。

  连江县卫健局局长兰政明介绍,连江计划组建2个县总医院、1个区域医疗中心(可门港医院),运行管理上采取“1+6+N”的模式,“1”为县总医院,“6”为乡镇成员医院,“N”为其他未纳入县总医院的乡镇卫生院。县总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间可组成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

  共议写好下半年健康文章

  今年下半年,福州卫健事业如何再建新功?

  记者从本次工作会上获悉,福州将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打造更多具有福州标识度的改革品牌,推进辐射全市、面向全省的医疗高地加快崛起。

  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社区医院和星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在县域医共体内开展联合病房试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县域资源整合优势,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共享。推进“积分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继续走深走实。

  持续完善福州市区域卫健信息化体系,推进全民平台、双向转诊系统等区域平台应用推广。遵循“统一数据、统一服务、统一系统”的“三统一”原则,提升市、县总医院统一信息化水平,推动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智慧医院。

  同时,加快推进医疗集团试点,各县(市)区、高新区10月底至少组建1家县级总医院,并取得初步成效;大力发展多元普惠托育服务,完成26家普惠托育机构建设,建设1760个普惠性托位;夯实老龄健康工作,继续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林文婧)


原文链接:http://wjw.fujian.gov.cn/xxgk/gzdt/bmdt/202307/t20230721_621117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