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广西日报]院士专家齐聚邕城 共探生殖领域健康

时间:2023-07-29 22:04:03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广西生殖健康大会现场。

  记者 梁 莹  通讯员 杨夏巍 罗 暘 文/图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人口健康素质是人口素质构成的重要基石,提高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则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一环。

  5月20日至22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主办的2023年广西生殖健康大会在南宁举办。本次大会不仅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裴钢,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首席专家陈子江,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主任医师黄荷凤等多位院士参会,还吸引了世界各国的20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针对生殖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及国内外研究新进展进行授课研讨,成为广西生殖健康领域近年来举办的层次最高、参会专家和学员人数最多的一次学术盛会。

  A

  新热点 全过程

  院士专家探讨生殖健康领域新发展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全面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要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

  开幕式上,裴钢院士作视频致辞。裴钢表示,近20年来,我国在生殖与遗传领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此次大会有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参与,是一次高水平、国际性的学术盛会,将对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大会特设院士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首席专家陈子江,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主任医师黄荷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劲松,新加坡医学学院院士Soon-Chye Ng(黄荣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特聘专家、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国际委员会主席Donald Leigh(唐纳德李),分别围绕“技术创新与PGT的应用”“早期生命健康和成人慢病消减”“类精子干细胞介导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多囊卵巢综合征:现状与处理”“当前PGT文献中的争议”等主题作演讲。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生育力保存、胚胎发育……为期3天的大会,还设置了生殖医学与优生遗传、生殖外科、生殖男科、中西医结合生殖康复、生殖妇产超声、生殖护理、优生优育孕前健康检查管理培训班、原创科研成果交流会、青年、男科青年等10个分会场,在各分会场作讲座的也都是在各自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专家,200余位业内“大咖”在大会期间针对生殖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及国内外研究新进展进行授课,展示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展望了技术进步的未来方向。

  大会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开展,同步设置视频和图片直播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大会闭幕,线上平台收看人次已近30万。

  B

  新技术 落实处

  “手把手”培训促基层服务提升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联名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的不孕症发生率高达15%左右,其中10—20%需进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助孕。随着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继发不孕及高龄待孕女性基数增大,辅助生殖技术助孕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此次生殖健康大会的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务实举措。

  作为大会主办单位,自治区生殖医院是区内唯一公立三级生殖专科医院,广西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中心挂靠单位,长期致力于引领全区生殖医学学科发展、推动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近年来,群众的生育意愿得到释放,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可以有效地助力有需要的育龄家庭实现生育愿望。”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忠表示,本次大会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化视野的专业性生殖健康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共同探讨生殖健康领域发展的大局,开拓创新、共建共享、携手开创生殖医学发展的新局面,真正助力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

  在中西医结合生殖康复分会场,专家通过情景剧的方式,介绍电生理中心的诊疗流程和医患沟通的技巧,分享盆底康复中心如何快速从“无人知晓”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在腹腔镜机器人模拟手术培训班和子宫内膜容受性超声检查培训班,“手把手”实操培训就受到了来自全区各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医生的欢迎。资深专家详细讲解机器人操作方法,介绍子宫内膜容受性超声原理、作用和检查技巧,学员们纷纷表示“干货”满满。

  据了解,自治区生殖医院自2000年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研究)以来,至2022年底累计孕育活产试管婴儿超过3.47万名,是区内孕育活产试管婴儿数率先突破3万名的医疗机构。其中,辅助生殖活产率、胚胎复苏成功率等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多年来,医院在辅助生殖领域取得了成功孕育活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试管婴儿等6项“广西首例”,填补了广西在相关技术方面的空白。

  同时,医院先后推出了午间不停诊、节假日不停诊等一系列便利患者就诊的措施,组织发起成立广西生殖健康援助基金,开展“生殖健康进万家 乡村振兴手牵手”公益行动,牵头实施“5G+生殖健康”管理体系项目,与25家基层医疗机构结成生殖医学专科联盟,推动高质量的生殖健康服务下沉基层,使困难群体、广大基层、农村地区育龄家庭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生殖健康服务,为提高人口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C

  新趋势 新要求

  广西加快推动生殖医学健康发展

  近年来,广西对辅助生殖技术有需求的不孕不育患者呈增加趋势。

  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牢牢把握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顺应生育政策的调整,不断加强全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全生育周期服务。为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指导编制了《广西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年)》,严格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准入审批。同时,通过加强监管、建立自治区管理中心、建设培训基地、制定校验标准、建设信息系统、统一质控指标等多种措施,推动全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有序开展。

  目前,全区已建成21家辅助生殖机构(不含部队医院)、1家人类精子库,覆盖全区10个地市,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会深入探讨生殖健康诊疗技术的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共享各地推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和成功经验,积极推动广西乃至东盟区域生殖健康水平的提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生殖健康服务,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原文链接:http://wsjkw.gxzf.gov.cn/xwdt_49370/mtgz/t1683260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