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成埙:砥砺前行七十载 不忘初心行医路

时间:2023-08-26 23:11:37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从医70载,可以说我把我的生命贡献给了新疆,贡献给了医院,医院就是我的家……”8月14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会议室,一位须发皆白、披着红围巾、手捧鲜花的老专家站在台上,他这一番深情的话语,赢得了台下全体医务人员的阵阵掌声。

  这位老专家名叫成埙,是新疆风湿免疫专业的创始人,当天是他93岁寿辰,也恰逢第6个中国医师节,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特意为老人举办了“新疆风湿免疫专业创始人——成埙从医70周年暨93岁寿辰”庆祝活动。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衷心地祝愿成埙93岁生日快乐!马力克摄

  

  8月14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东(右二),

  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毅宁(右一)为成埙献花祝寿。马力克摄

  从医70年来,成埙怀瑾握瑜,兢兢业业,始终致力于推动新疆风湿免疫专业的发展,将一生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医学事业。

  

  1988年,成埙(右二)主持新疆首届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李如森摄

  

  上世纪90年代,成埙(右二)在风湿免疫科查房。李如森摄

  

  上世纪90年代,成埙(中)在急救中心内科会诊。记者李鹏摄

  

  2004年,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专家组成员成埙(左二)在新疆急救中心疑难重症病例讨论中发言。

  记者李鹏摄

  远见卓识

  为新疆风湿免疫专业奠基

  上世纪40年代末,成埙从兰州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疫站。1957年,成埙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内科,致力于内科系统的建设。在成埙的多方努力及协调下,大内科先后独立了呼吸科、心内科、传染科、肾病科、内分泌科、神经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

  在成埙的不懈努力下,自治区人民医院多学科独立发展,优势互补,推动了该院综合诊疗水平的提升,也为新疆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成埙一直以来的信念,他要把风湿病诊疗技术推广到全疆,让风湿病诊疗技术在新疆“遍地开花”。“成主任的远见卓识体现在方方面面。1982年,成主任参加了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回来后他便有意识地培养风湿病专业医生,在大内科组建学组,率先在新疆开展风湿免疫疾病诊治。在他的主持下,风湿免疫科于1988年独立成科。”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武丽君致辞时表示,成埙主任为新疆风湿免疫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骥伏枥

  鲐背之年坚持工作学习

  退休后,成埙仍坚持每周二上午前往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遇到新的临床问题,他仍然保持随时随地向网络求教,向书本、资料求教的严谨作风。如今,虽然已到了鲐背之年,成埙依旧热爱学习,关注专业的发展。

  “当了一辈子的医生,养成了谨小慎微的习惯,直到现在我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这些知识或疾病我都知道’。知识是无限的,但人的认知是有限的。科学来不得半点大意,一个医生经验再丰富,总会遇见让你束手无策的临床问题,我也得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所以,大家也一定要坚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让自己变得厚实起来。”成埙说道。

  成埙反复强调,医生一定要有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知识面一定要广泛,特别随着现代医学分科精细化,很多医生只专注研究本专业的知识,但人是一个整体,诊疗不能停留在“脚痛医脚、头疼医头”的层面上,尤其当你面对一个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医生知识面太窄就会限制诊疗思路,进而影响疾病的准确诊断。因此,医生的知识更新能力强不强是检验一名医生在本行业内有没有好的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

  作为科室掌舵人,成埙平时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将这个团队带好。他结合科室实际找准定位、描绘蓝图,他抓学习、抓质量、抓特色、抓服务,科室发展稳中有序。自治区人民医院原副院长、重症医学科老专家吴宗舜今年88岁,他对成埙评价颇高——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天才医生。吴宗舜刚到医院大内科工作时,带他的老师就是成埙。“成主任很爱学习,每周末必到书店看书、买书,因而成主任知识渊博,临床思维非常敏捷,他带着我们查房,特别认真细致,带着我们诊疗了不少疑难病人,也让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多角度的临床思维和诊疗经验。”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东表示:“成埙主任从事临床工作70年,坚持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临床问题的手段,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医学人才,他为人师表、凡事总是率先垂范,他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得以在人民医院薪火相传。”

  夕阳正红

  言传身教谱新篇

  “医生这个职业是我的第二生命,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就是选对职业,我从来没有对职业有过一丝的厌倦情绪,所以我是个幸福的人……”从医70年,成埙一直觉得选择当医生,选择自治区人民医院是他的幸运。他总是教导他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就得首先做到对患者爱心、真心、耐心。

  

  2004年,成埙门诊出诊,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记者李鹏摄

  “成主任对待患者真是做到了这‘三心’,尤其是对疑难病症结果的追踪及反馈他形成了非常缜密的临床思维和积累,对我们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武丽君表示,成主任90岁高龄还坚守在临床一线,每周二的疑难重症查房,除了偶有身体不适外,他坚持周周必到,令人动容,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所有医务工作者学习。

  1958年,察布查尔县出现“米粽糊糊”事件,成埙陪同北京大学传染病医院院长经过长达3个月的调研,发现该病是“肉毒杆菌中毒”所致。伽师县团场出现很多不孕不育症患者,成埙陪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调研时发现,这些患者是因为“棉籽油中毒”而导致了不孕不育症。

  在70年的行医生涯中,成埙培养了众多急诊医学及内科专业骨干人才,主持编写了130万字的《内科危重病学》,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学会工作者、开发建设新疆奖章等多项荣誉。

  “感谢以成老为代表的一批老专家们坚守在临床一线为病人服务,坚持为年轻医生传、帮、带,不仅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所热爱的医学事业,更是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年轻的医者们。”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毅宁作为学生代表向成埙老专家祝寿,希望以成埙为代表的老专家们都能保重好身体,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杜焱 沙拉依丁·亚力买买提

  编辑|祖米热提·买苏提

  

  (转载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qeSKO_kzGB3l7kU50WZuaA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xwxc1/202308/1737bae041b446709319b907a8c50bf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