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广西首届“最美医务工作者”故事 | 勇当南疆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中医科护士长范枫
时间:2023-10-22 03:38:03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颁奖词
她以卓越的护理技术,构筑起基层群众健康的防护墙;她是中医文化的传播者,以过硬的技术、亲切的态度服务,让病患对中医药治疗提高认可。
范枫: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中医科护士长。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范枫(左一)获评第一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离北仑河直线距离200多米,毗邻东兴国门旅游区的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是我国最靠近边境线的医疗机构之一。
作为卫生院一名少数民族医护人员,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中医科护士长范枫在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为家乡父老乡亲的健康贡献力量。2022年初,面对异常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她始终坚持人民生命至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这些年来,范枫见证了边境村镇医疗条件的改善,也用坚守和责任守护着祖国南大门群众的健康,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尊敬。
扎根边疆16年,群众健康放心上
滨海而居的京族是我国唯一海洋民族,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万尾、巫头和山心,与越南隔海相望。范枫就出生在个独弦琴声悠扬的半岛上。
2006年参加工作,范枫从医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卫生院,一干就是16年,她始终将认真、敬业、热情贯穿于卫生健康工作中。小时候,家里长辈常说说“女孩子学医好,将来万一有事不仅能够给家人专业的照顾,还能帮助更多的患者减少病痛,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带着这份懵懂的愿望和期许,她踏上了漫漫学医之路。
范枫入户为当地群众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供图
从卫校毕业后,她回到了家乡卫生院工作,服务过的患者有同村和隔壁村的村民,也有外地游客……看着患者经过治疗露出的笑容,她更加深切地体会这份职业的意义。“用心、用情为每一位患者服务”是她平时开展中医护理工作坚持的宗旨和理念,“传播健康理念,提升健康水平”是她给自己的护理工作定下的长期目标。
范枫所在科室主要负责刮痧、火龙罐、艾灸、脐灸、督脉灸、穴位贴敷等多种中医特色护理工作,在做护理时,她会再三嘱咐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早日康复;康复随访时,她会给患者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和日常护理知识;开展传染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时,她会反复叮嘱患者家属做好日常的预防。
从一名普通护士到中医科护士长,她双脚走遍边境的村村寨寨,除日常在科室的工作外,她还会和同事参加下乡义诊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特殊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枫说:“在下乡入户时,我们都会受到群众热情而质朴的接待,特别是到群众家中提供医疗服务时,他们都会为我们医务人员斟满茶水,还会仔细擦干净椅子桌子,也会非常积极配合询问和检查,特别感动。”群众的这份信任和感谢,让范枫心里感觉沉甸甸的,但这也正是她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恪守医者誓言,逆行战“疫”勇担当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面对疫情,作为一名医护工作人员,范枫毅然选择了逆风而行。
“我的祖辈世代生活着这里,这是我的家园,冲锋在前,保家卫国没什么可以讲的呢。”疫情面前她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在记者面前她更像一位淳朴腼腆的“旁观者”。东兴地处边境,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期间,为防止疫情输入,范枫闻令而动,主动参与入境人员隔离酒店的医疗保障和核酸采集工作,有时在隔离酒店一住就是半个月。她和同事们24小时不断的轮转轮换,努力为隔离人员提供周到细致的医疗服务。
在疫情防控一线,范枫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群众开展核酸检测采样。 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供图
12月20日深夜,东兴市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的1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
从12月21日开始,范枫又转移了阵地,和单位同事奋战在核酸采样、酒店医疗保障、检查站卡点值守、疫苗接种、核酸追阳等防疫一线工作。2021年12月20日,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她听令而行,和单位同事参与核酸采样、酒店医疗保障、检查站卡点值守、疫苗接种、核酸追阳等防疫一线工作。特别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核酸追阳工作是直接与疑似阳性人员近距离接触,是整个疫情防控最关键而且感染风险最大的工作,不管核酸结果在何时出来,接到指令后,她都能在第一时间参与到核酸追阳工作,有时候持续到凌晨两三点,特别是夜晚在农村地区对疑似核酸阳性追阳时,一边要面临被感染的风险。“我从小怕狗,你不知道村里谁家会窜出一条狗,时刻担心被狗咬,但最大的挑战是群众的不理解,你得耐心细致地跟群众解释,想办法让群众配合采样。”范枫不善言辞,记者能深深体会她当时很无奈。
每次外出追阳回来,她都全身湿透,疲惫不堪,想要放弃。但是一收到工作任务,她又还是调整心态,充满活力投入工作,每天早上6点又全心投入到全员核酸采样工作。为了早日控制疫情,她持续加班加点工作,有时候忙得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
“每天核酸采样500多人,连续一个月不停,整个疫情期将采了多少样,我真无法统计。”全员核酸采样工作,需要做到不漏一人、科学严谨,她决不允许自己抱有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在疫情高发期间,她主要负责片区群众的核酸采样,对于每一位群众,她都能以高的标准,到位的动作,做出高质量的采集。针对一些老弱病残的特殊人群,主动上门为他们采集核酸,如果是碰到步梯房时,大热天穿着密封的防护服,连续爬几栋六七层楼为群众采集核酸,下来时已经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每天累计采集核酸500多人次,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她深知,自己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我有父母也有孩子,但首先我是一名医务人员,我有我的职责。”范枫的爱人是一名乡镇干部,自从2021年8月份抽调到东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夫妻两人都需全身心参与在疫情防控工作。难以顾及家庭,家里两个小孩只能留给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照看。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疫情防控责任重大,她毅然坚决选择了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因工作的特殊性,长时间没有回家,总感觉亏欠孩子,因为夫妻两人在酒店一住就是3个多月。
东兴突发严重疫情时,需就地组建临时方舱医院,关键的时刻,在急需医务人员到疫情防控最前线的时候,范枫在爱人的大力支持下,向指挥部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要求到临时方舱医院参与医疗救治工作,面对高风险的环境,她无所畏惧,一干就是42天。在全体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下,阳性患者纷纷核酸转阴出院,医务人员也都实现了零感染,圆满完成了临时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为快速遏制疫情传播蔓延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
“方舱医院出来后也不能回家。”在方舱医院期间,是家里老人小孩最需要陪伴照顾的时候,方舱医院出来后也不能回家看父母孩子。对此,范枫很是坦然,为了照顾乡亲们的情绪,她继续投入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防控期间,范枫和同事们一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在恢复常态化后,她全心投入到科室的本职工作,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在平凡的岗位尽心地履行一名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也真是因此,范枫2021年度获得东兴镇卫生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2022年度获得东兴镇卫生院优秀护士。
全心全意为患者当好健康守门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如何当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也成为范枫新的目标。
2023年初,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乙类乙管”后,医院科室工作也逐步转入常态化,作为中医科护士长,在科主任外出进修的情况下,为全面落实发展中医特色康复理疗项目,发扬中医文化精神,她主动担当,克服困难,带领科室大力开展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中医药适宜技术,重点运用针灸、脐灸、督脉灸、药线点灸和中药调理等技术,临床上针对患有面神经麻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疾病、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等症状的病人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深受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范枫为患者开展颈椎牵引。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供图
“一位常在我们科做颈椎病的大爷,有一天突然提了一袋金戒指,要给我们科室一人送一个,说是我们照顾他比家人还周到,感动归感动,肯定不能收啊。”对于患者对自己的认可,范枫也挺自豪。
“现在我们经常摆摊。”疫情过后,范枫又积极投入到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当中,运用中医药技术优势服务人民群众,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登门义诊,范枫轻松地把进村头进社区卫生服务说成是“摆摊”。
“这十几年尤其是近10年来,我见证了京族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也见证了人民群众在就医方式上的转变。现在,大家享受着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卫生室修到了家门口,看病更方便。我很骄傲生在这个时代,也很荣幸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一丝奉献,继续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范枫说。
范枫为患者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供图
医者感言:
作为中医护理工作者,一定要有一颗热爱中医文化的心。希望能通过自己和所有中医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不断传承发展和宣传推广中医药,让老百姓更直观地感受中医药的良好疗效和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相信中医、热爱中医。——范枫
原文链接:http://wsjkw.gxzf.gov.cn/xwdt_49370/mtgz/t172387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