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广西日报]广西首届“最美医务工作者”故事丨兴安界首骨伤医院创始人、主任医师李兴云:一生为病人举灯

时间:2023-10-22 03:00:37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颁奖词

  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当地百姓誉为“八桂明珠”,他全力培养后学,将祖传“李氏骨伤”技艺毫无保留,将仁心仁术薪火传承。

  

  兴安界首骨伤医院创始人、主任医师李兴云。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李兴云(右二)获评第一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李兴云,1948年出生,1971年参加工作。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桂北湘南享有盛誉。

  1992年,他担任桂林市兴安县界首卫生院院长,用16年时间,将一所乡镇卫生院打造成一所骨伤科专科医院,继而现在发展成三级中医骨伤医院,拥有病床837张、员工1100名。

  

  2022年9月李氏骨伤第四代传人李兴云开展李氏骨伤技术专题培训。  张洲源 摄

  1995年1月,李兴云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1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奖章;2004年3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卫生院院长;2019年9月,被评为全国白求恩式好医师。2023年8月被评为广西第一届最美医务工作者。

  

  过来,帮我举着灯

  李兴云初中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起村民受伤事件,小小的卫生院一下子来了很多人,浑身是血。李兴云的爸爸是卫生院的骨科医师。他冲着吓呆在一边的李兴云说:“过来,帮我举着灯!”这句话便是李兴云救死扶伤的种子。“那天我第一次看到人死去,也第一次看到人被救活,我觉得医生很了不起,很重要,决心走从医这条路。”

  高中毕业后,他就跟随父亲学习中医骨伤技术,成为一名医生。虽然没有进过高等医学院校,但他自学了医学大学课程,并在实践中摸索中医治疗骨伤骨病的技术,努力传承及发扬“李氏骨伤”技术,结合西医所长,治疗骨病及骨关节损伤,娴熟掌握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关节退变、断指再植等治疗手段与技术。

  行医50多年,李兴云一直举着救死扶伤的灯,从来没有放下。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是李兴云的座右铭。他热爱医生这个职业,一辈子没有休过假。退休前,他每天工作12-14小时。虽然医院与家距离仅仅200米,但是中午不回家吃饭是他的习惯。他说,病人有病了来看医生,要走很远的路,有的还辗转了很多家医院,那再晚也得给人家看病,不能把病人往外推。

  

  2023年3月李氏骨伤第四代传人李兴云在门诊看诊。 通讯员 张洲源 摄

  1993年3月,界首镇和平村农民工邹某在矿山打工时,受到爆炸伤,造成右小腿开放性骨折并神经损伤,在其他上级医院治疗,10天后病情加重面临截肢。患者转入界首骨伤医院时,右小腿大部分坏死恶臭。李兴云检查患肢后觉得有保留的希望。李兴云带领助手一起清理患肢,三个小时后才清理完毕包扎好,并让患者内服清热解毒、健脾生肌的中药。经过3个月治疗,邹启龙的右小腿愈合了,5个月后可以扶枴行走了。

  李兴云做院长时定了一个规矩,医院收入的3%,用于扶贫。每个科室,都有扶贫病床。这笔资金帮助了很多困难群众。

  湖北新洲县农民江某(腰椎损伤,家贫无钱治疗)给界首医院发来一封求医信。李兴云行程2200公里,耗资5000元亲自上门为其免费诊治。广西灵川县一位患者家境困难,无钱医治腿部伤病,将落下终身残疾,李兴云免费为其治疗,直至痊愈。

  

  让山区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好医生

  界首骨伤医院的前身是界首卫生院。那时的卫生院只有20张病床,60名职工,病房陈旧,医疗设备少。 1992年,成立兴安界首骨伤医院,李兴云担任院长。

  作了院长,他不仅仅想自己怎么给人看病了,他想建一所像样的医院,让更多的好医生,给更多的乡亲们看好病。

  他日夜奔走,筹资贷款,建病房,添设备,把破败的医院改造一新;他充分利用祖传几代的李氏神奇骨伤技术,重点突出骨伤科,打造医院的品牌;他大力整治医院医风,提高诊疗服务水平,使病人感到愈来愈满意;他不满足于现状,带头钻研骨科技术,让李氏骨伤技术日益精湛。慢慢的,许多骨伤骨病、疑难杂症,在别的医院无法医治的,慕名来到界首骨科医院。

  李兴云清晰地记得:“1997年,医院招收第一批大专生。”后来,医院有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住院大楼从2层到5层,到现在23层楼,800多个床位。

  “小病小痛的不会大老远来界首,来的都是疑难杂症,所以住院率很高。”李兴云说,医院的800多张住院病床,常年保持90%左右的入住率,住院人数年均2万人次。

  李兴云既把病人当成家人,也把同事当成家人。医院买房租给医生,百平米的住房,一个月租金几十元。医生们自然就把医院当成了家。他还竭尽全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经常资助家庭困难的同事。医院有一名收费员,收费的时候少收了患者钱。其家庭条件较差,也才刚刚毕业工作,李兴云就自掏腰包填补了这块费用。还有两名刚毕业的同事,因欠学费不能如期拿到毕业证,来院找工作时录用困难,李兴云为他们交齐了学费,让他们顺利拿到了毕业证。疫情期间,他带头忙碌在医疗一线,鼓励医院职工积极参与百色、北海、东兴、临桂等地的抗疫先锋队,并为全院职工及在院患者免费发放防疫方剂。

  2008年,李兴云光荣退休,本应安享晚年,但他仍致力于李氏骨伤技术的传承与发扬,不辞辛苦,培养中医人才。他说;“医院的发展,靠的是人才。学生好学,作为前辈就得认真教,学生有问题,再晚也得答疑解惑。”如今他75岁高龄,仍然坚持出诊带教,热心培养后学,为医院培养业务骨干。

  

  2023年1月李氏骨伤第四代传人李兴云门诊带教徒弟。  张洲源 摄

  慕名而来的患者,他都一视同仁,加班加点,望闻问切一丝不苟,辩证施治丝丝入扣,医院领导和他的学生们都劝他限号,少讲解,但他为了患者今后能得到更高水平的诊疗,为了学生的中医水平能得到提升,为了医院能够更好的发展,他婉拒了众人的劝说,坚持出诊,认真带徒。

  他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治病救人。

  

  李兴云传授第五代传人李震时骨伤技术。  邹志明 摄

  

  医者感言:

  从医之人,只有把患者当亲人,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才能磨炼出好的医术,医院才能有良好的口碑和信誉。我非常荣幸能获得“最美医生”的称号,我们界首中医骨伤医院的医护人员将以此为新起点,不懈努力,勤奋工作,让广大农村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良的医疗服务。——李兴云


原文链接:http://wsjkw.gxzf.gov.cn/xwdt_49370/mtgz/t1723844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