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广西首届“最美医务工作者”故事|针灸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康复一区主任医师、桂派中医大师
时间:2023-10-22 03:19:50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最美医者】
韦立富: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康复一区主任医师、桂派中医大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韦立富(右二)获评第一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颁奖词】
耄耋之年,他退休不退岗,坚守在临床一线,为患者解除病痛;从医62年,他废寝忘食,将中医精髓铭记于心,培养直系弟子近百名。
【最美故事】
韦立富今年84岁,从事卫生健康工作62年。他是广西自己培养的第一届中医专业毕业生,也是中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朱琏先生的嫡传弟子。他的一生都在研究中医,认真践行“中西结合、科学针灸”,用最简单的银针,造福四方百姓。
在他62年的行医生涯里,既远赴京城为国家领导人施针去疾,又应邀为各国政要诊治顽疾,但他坚守在恩师工作过的地方(原南宁针灸研究组,今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默默工作至今。
一颗平常心,行医一甲子
2023年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在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见到韦老,他刚刚与一位30年前的病人通完电话。知道当初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如今在深圳从事中医按摩的工作,韦老呵呵呵地笑起来,仿佛孩童一般高兴。
1992年5月23日,一岁11个月的陈四弟在车祸中颅脑损伤,双目失明。在住院治疗将近4个月后,其母带着小四弟从上林到南宁找到韦立富。“我开始给他针灸,3个月以后,他可以看到床上的火柴梗了。”2023年7月,韦立富参加名老中医八桂行到了上林县。“他们告诉我,陈四弟后来有了学名,叫做陈俊明,现在深圳工作。”陈俊明也非常激动,他给韦老打了电话,告诉韦老虽然自己双眼视野小于常人,但是拥有光明给了他不一样的人生。
2023年,韦立富到上林县中医院坐诊。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供图
行医一甲子,韦立富救治过的病人,比日子多。但是他对待病人的心,始终就像老百姓的日子一样平常,和气、平顺,让人踏实、放心。
一位老领导,在革命年代积累了一生病痛,因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只能走十几步路,出门要带小马扎随时休息。针灸治疗几个月后缓解,正常行走。
柳州的李女士,结婚8年未生育。韦老用针灸为她调整植物神经的功能,3个月后返柳,不久便生育了一个男孩。
南宁九中的年轻老师,家长会上眩晕发作,被家长们用自行车推送到七医院,几针下去,留针半小时后恢复,能走回家。
明园新都的服务员,面神经麻痹久治不愈,针灸一周就好了。
南宁朝阳路104岁的老妇人,颈椎病影响了生活,针灸一周也缓解了。
南宁建政路一妇女,视物模糊,西医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针灸两周就好了。
1974年,韦老借调到解放军总医院,在北京工作了两年半。
1996年,韦老受邀赴越南为越南文化部副部长诊治。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已经多日不能下地走动。“针了足三里,患者坐起来交流了2小时。”
1986-1988年,他作为广西第六批援非医疗队成员赴尼日尔,运用中医针灸为非洲人民、联合国组织及各国驻尼使馆机构的工作人员治病。尼日尔国家供销社主要负责人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法国动过手术,仍旧不能正常生活。中国驻尼日尔大使建议尝试中国针灸,将中国医疗队带到了他家中。“一针环跳穴下去,患者下肢如触电般麻胀,这强烈的针感给了我信心。”半小时后,病人就下地在客厅里走了两圈。韦立富为他连续治疗了10天,患者如获新生,按当地最高礼仪,给我国驻尼大使馆和医疗队送来了4只羊、50只珍珠鸡和一大脸盆蜂蜜。
全国名老中医、桂派中医大师、朱琏嫡传弟子韦立富现场为波兰代表团演示朱琏针法。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供图
1992年,韦老到波兰讲学。一位8岁的波兰小姑娘受过敏性哮喘长期困扰,西药无能为力,小姑娘逢喘必吐,营养严重不良。韦老叮嘱小姑娘的妈妈看病时带一盒软包装的牛奶。留针期间,小姑娘顺利喝下一瓶牛奶。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小姑娘的哮喘得到缓解,营养状况也明显改善。韦老在回国前又教她的妈妈手指点按疗法、中医捏脊和常用穴位。中国针灸的神奇在当地传为佳话。
“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平民百姓,我都一视同仁。”韦立富说得平淡自然。他淳朴和气、谦逊好学,用仁心仁术走过平凡而传奇的行医生涯。
中医科学化,针灸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
师从和跟随中国著名针灸专家朱琏学习工作18年,继承和发展了朱琏针灸学术思想,成为朱琏针灸流派的代表人物。
朱琏最早学的是西医产科,在延安时响应党中央号召向老中医任作田学习针灸,并举办培训班,为部队培训了大批针灸人员。在缺医少药的战争年代,针灸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尤其是止痛。中医诊治神经功能疾病有独特疗效。”韦老介绍,朱琏创立的针灸神经学派理念,为针灸科学化、现代化开了先河。
1989年1月,南宁市针灸研究所成立。韦立富后排右一。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供图
1960年,朱琏到南宁工作,创办南宁市针灸研究所,成立南宁针灸大学。韦立富接触并不断实践完善针灸神经学派,西学中用,推进中医针灸科学化。其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学术成果被评为“国际医学交流优秀成果金杯奖”。他熟练运用针灸兴奋法和抑制法,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在痉挛性斜颈、小儿遗尿症、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小儿脑瘫、三叉神经痛及各种神经麻痹症的治疗当中屡创神奇。
什么是秽语综合征?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小孩多动症吗?
韦老介绍,多发性抽动在中医上是神智方面的问题,是有治疗传统和成效的。有的孩子走着走着会突然跪下来,不由自主地抽动,喉咙发出异常声音,比单纯的抽动要复杂、严重。上学时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手脚乱动。开始发病表现出嘴角抽动,眼睛动,这时候及时治疗,效果比较好。
在韦立富看来,针灸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中西医要团结协作,才能创造祖国医学的新学派,更好的服务人民。他全面继承了朱琏新针灸学术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以“中西结合、科学针灸”为理念,积极进行实践。辨证上,形成了以辨神经功能状态为中心的“病症结合”辨证体系;治疗上,强调“得气为上,气至病所”,注重患者的针感;选穴上,创造性提出结合神经系统理论,依据脊神经、交感神经节段分布规律、大脑皮层投射区来进行取穴,重视神经点或神经干相关部位(穴位),并结合传统的特定穴、经验穴进行临床应用,尤其是在痉挛性斜颈的针灸治疗上,经验独到。
韦老行医一辈子,遵照朱琏老师的教诲,对待病人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想法。他取穴“少而精”,神经与经络并重,针法与灸法并举,缓慢捻进,心有慈悲,针下有情。
他说,医生要对病人负责,不仅要对病负责,还要做好思想工作,让病人身心放松、愉快,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扶持后学,传播新针灸学
遵师嘱托,韦立富于1976年至1980年,传承朱琏老师创办“南宁市7.21针灸大学”的想法,在上级领导支持下,1992年将南宁市针灸研究所扩建为南宁市针灸医院。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2011年成立“韦立富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为中医学发展储备、培养人才。九十年代,韦老应邀赴波兰讲学;受政府派遣,在泰国举行义诊;2012-2013年期间还多次应邀赴香港讲学,宣传朱琏新针灸学。
韦立富在马来西亚开展针灸临证经验学术活动。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供图
目前,年已84岁高龄的韦立富仍担任“朱琏针灸国际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学术总顾问。该项目已建立10个省内二级研究基地,一个省外、一个海外二级基地;同时扶持十多个基层医疗机构,辐射全区各地,为培养针灸人才做着积极贡献。
【医者感言】
年轻人的成就很大,很荣幸有机会向他们学习。有生之年,只有坚持学习,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守护人民健康作贡献。——韦立富
原文链接:http://wsjkw.gxzf.gov.cn/xwdt_49370/mtgz/t1723684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