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广西日报]广西首届“最美医务工作者”故事|在生命中枢“刀尖起舞”——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克勤

时间:2023-10-22 02:52:06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最美医者】

  

  刘克勤: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供图

  【颁奖词】

  他西出百色,东进上海,南下北海,北上新疆,冲在抗疫最前线;他用刀尖迎接挑战,用双手为生命起舞,于细微处勇闯生命禁区,守护生命中枢。

  

  【最美故事】

  他用刀尖迎接挑战,用双手为生命起舞,于细微处勇闯生命禁区,与时间赛跑,守护生命中枢;他敢打敢拼,在疫情期间为守护人民生命逆风前行,践行着步入医学殿堂时许下的誓言。

  他就是刘克勤,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副主任医师,桂林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6年,他在脑胶质瘤手术和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成了大量的神经外科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希望在脑恶性肿瘤领域有更广更深的研究和造诣,挽救更多‘大脑’,保护神经功能,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伤残率。这是一条辛苦的路,但也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我希望能让自己的青春和职业理想都在这片领域绽放,用刀尖迎接挑战,用双手为生命起舞。”这是刘克勤的豪迈誓言。

  

  钻研技术与病魔抢时间

  2007年,刚刚毕业的刘克勤来到了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从第一次跟着前辈一同上手术台时起,他就下决心要努力成为一名“大脑拯救者”。

  “科室接收的病人大多数都处于比较危重的状态,所以我们在接诊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又快又准,这样才能降低患者伤残率,提升生存率。”由于神经外科的科室性质,医生们经常接诊的病患大多因脑内肿瘤或其他神经病变问题,已经处于昏迷或者行动不便的状态,而作为一名脑恶性肿瘤领域的医生,刘克勤深知与病魔抢时间对患者康复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当时神经外科所有人都是轮轴转,一刻不停地上手术台,跟病魔抢生命,这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医生是在用手术刀为患者的生命披荆斩棘。”脑肿瘤包括原发性脑肿瘤和脑转移瘤,最佳治疗手段是手术彻底切除,但手术过程中既要避免波及到正常脑组织,又要考虑到恶性肿瘤向颅内广泛浸润性生长的特点,这无疑给医生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刘克勤在查看术后病人恢复情况。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供图

  手术难度高,医生压力大,刚刚从学校毕业来到诊疗一线的刘克勤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退,反而更加激发了他提升自我、救治病患的决心,他一次次地跟随前辈们上手术台,不断学习实操技术。2013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与钻研下,他的诊疗技术终于得到了科室前辈们的认可,第一次作为主刀医生独立完成了一台脑肿瘤手术,看到患者在病房中逐渐恢复稳定的生命体征,曾经盘踞在他心头的焦虑、压力顿时烟消云散,他再次坚定了自己在脑恶性肿瘤领域不断钻研的决心。2016年,他前往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及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主修神经系统肿瘤;2018年至2019年,他作为技术骨干到医联体单位龙胜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并担任脑外科主任。

  “如何减少脑组织的损伤、保护脑的中枢功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肿瘤是我们神经外科医生研究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刘克勤说。

  

  医患同心治疗与关爱构筑亲密“医患情”

  脑部肿瘤的治疗并不仅仅依靠一台手术,术后的观察以及恢复也同样重要。“对肿瘤的定性分析,患者术后的恢复状况,以及出院后有无复发的后续观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也必须做好的工作。”刘克勤说,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医生,更要对患者报以细心和爱心。

  刘克勤深知,面对脑内疾病,患者与家属都有着极深的心理恐惧,医生需要医治的不光是患者的身体,还有他们惴惴不安的心。他明白,作为患者的依靠,医生在患者最困难的时候绝对不能退缩。在神经外科工作16年来,刘克勤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将各种新技术运用于临床,在脑胶质瘤手术和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科室同仁在桂北地区率先开展使用黄荧光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脑深部肿瘤穿刺活检术等先进医疗技术,均取得良好效果。

  

  刘克勤在查看患者病情。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供图

  在神经外科的病房里,刘克勤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有时是为患者听诊心肺,有时是向护士交流术后观察情况。刘克勤知道,单靠一名医生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所以每天上下班时,刘克勤与科室内的其他医生都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监测交接,科室全体人员都在为每一位患者的身体健康尽心竭力。

  因为细心的照料与精湛的技术,刘克勤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每当出院患者复查的时候,他都会主动联系他们,询问是否有肿瘤复发征兆,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

  如今,不少患者在出院后都与刘克勤成为了好友,他们通过电话、微信保持着联系,定期沟通病情,预约复诊时间,“能经常和刘医生及时沟通,我就安心了。”患者张阿姨说。

  

  抗疫先锋为守护人民生命逆风前行

  不论是疫情期间还是日常的工作中,刘克勤都敢打敢拼,勇争第一,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22年,全国多地新冠肺炎疫情相继爆发。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根据国家、自治区及医院的部署,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短时间内迅速动员组织建立先锋队,积极快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疫情防控。

  在此期间,刘克勤西出百色,东进上海,南下北海,北上新疆,一年内奔赴四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出色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去时无畏,归来无恙,刘克勤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铮铮誓言。

  “面对新冠疫情,每次接到任务,我的态度都是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疫情防控,是我们白衣天使的义务,也是我们的使命,正如我们在步入医学殿堂时许下的誓言,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刘克勤说。

  

  全面提升医生与科室共同成长

  “其实这些年成长的不仅仅是科室里的医生,整个科室也在陪伴着我们不断发展壮大。”刘克勤还记得,在他刚到神经外科时,整个科室只有8名医生,面对不断送来的重症患者,大家都在拼尽全力地提升自我、钻研技术,开展抢救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够让患者摆脱病魔纠缠并不光是靠医务人员,医院对神经外科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也功不可没。”南溪山医院是全桂林市最早建立神经外科的医院之一,多年来医院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全区也有着很高的学术地位,是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以刘克勤为首的一批年轻医生也获得了良好的锻炼、教育提升环境,逐渐成长为科室的骨干力量。

  现如今,医院神经外科有专科医师16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5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人;专科护士30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0人。科室长期与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国内一流神经外科医院开展人员培养及技术指导工作。承担桂林市及周边地区多家基层医院神经外科技术指导工作。

  “救治病人既需要医生精湛的技术,也离不开先进医疗设备的支持。”刘克勤说,现在的科室与他刚来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不仅拥有为神经外科配置的专用重症监护室,科室还拥有蔡司显微镜、神经导航仪及超声吸引器等先进设备,在治疗脑、脊髓等神经病变,尤其是重症患者的治疗等方面有了极大提升。“以前婴幼儿患者一直是科室的一个难题,他们年龄小、器官发育尚不完全,我们在救治时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突发情况,但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推进,先进设备的力量强化,我们在开展救治工作的时候底气也越来越足。”

  同刘克勤通过自我提升逐渐成长为科室骨干一样,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也依靠全体医务人员的刻苦钻研,在拯救患者“大脑”这个领域里处于全区先进地位。“今年9月,我也将再次参加脑部肿瘤医疗的培训,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我们一定能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的光芒。”对于未来,刘克勤信心满满。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供图

  【医者感言】

  神经外科处理的都是一些疑难危重的患者,神经外科手术是医学界中最棘手、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只要病人和家属不放弃,我们就全力以赴。——刘克勤


原文链接:http://wsjkw.gxzf.gov.cn/xwdt_49370/mtgz/t1723675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