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饮食安全事故

每周急救话题:入秋养生 避免受凉

时间:2022-09-02 20:54:01 作者: 来源:

  

  三伏已过,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暑天就要结束,天气将逐渐转凉。气候以“凉”和“燥”为主要特征。昼夜温差大,容易引起感冒,同时也是感染性腹泻高发期。人们遵循早睡早起原则,避免寒邪入侵,是养生的关键。

  民间有“二八月乱穿衣”说法,说初秋气温不稳定,要随温度变化增减衣服。一般着装以感到凉爽,不觉寒冷为准。由于脐部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因此“秋冻”同时要注意脐部保暖,不穿或少穿露脐装。秋季饮食一方面注意滋阴润肺,宜吃蜂蜜、芝麻、百合、莲子等;一方面注意健脾益气,多吃粗粮、豆类、菌类、山药、红枣等开胃消食的食物。少吃生冷瓜果、冰镇饮料避免腹泻。防止秋燥,应及时补充水分。晚上喝一杯蜂蜜水,或吃一个梨或柿子,有助于缓解干燥。晚上睡觉应关好门窗,用薄被覆盖腹部,防止夜间凉气使脾胃受凉。但不宜盖太厚的被子,也不必全身覆盖,避免汗伤津液。

  入秋后,早晚可进行适当运动锻炼,中午气温偏高,仍要避免室外运动。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不宜晨练一直到太阳当空。锻炼的项目以慢跑、做操、打拳、散步为宜,避免锻炼强度过大。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zjj/202208/t20220829_28026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