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踔厉奋发四十载 勇毅前行谱新篇
时间:2022-12-23 23:43:02 作者: 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安徽省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省儿童医学研究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的第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由省人民政府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依托安徽省儿童医院合作共建,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医疗机构;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确定的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隶属安徽省卫生健康委,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是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皖南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
栉风沐雨四十载,砥砺奋进新征程。
从一个院区到三个院区;从建院开诊之初的不足百人,到现有职工超两千人;从艰难开诊,到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始建于1982年,一路风雨兼程,踏平坎坷创辉煌。
跨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筑牢发展根基——三个院区互促共进:望江路院区占地面积57亩,用房面积6.4万平方米。深圳路院区占地271亩,一期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三里庵院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全院现有职工201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26名,高级职称264人,硕、博士417人。拥有2个博士专业和4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全院现有开放床位1396张,有儿科、儿外科、放射科三个专业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为第二批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新生儿围产期医学),设置42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34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7个多学科平台中心;全院现有国家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拥有8个省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
踏上新征程,争创新伟业,发展前景喜人——近年来,全院大力实施科教兴院战略,鼓励开展新项目,支持临床科研,在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小儿脑瘫、癫痫、哮喘、肾病、消化道疾病、复杂新生儿先天性畸形、泌尿道畸形、骨关节畸形、小儿先心病、儿童白血病等方面成绩斐然;开展体外膜肺(ECMO)、儿童内窥镜下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ERCP)、儿童骨髓移植、儿童腹膜透析、儿童单孔腹腔镜等一系列新技术,为疑难重症患儿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
回望四十载,追求不止步,收获累累硕果——曾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省直文明单位”“全国院务公开先进单位”“合肥市消防安全能力建设4A级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曾在“安徽省十大服务行业居民满意度调查”中,连续五年获得“金口碑奖”……
医院筹建起步艰 医疗联合渡难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安徽省有5000多万人口,其中14岁以下儿童1600万,当时仅合肥市儿童就有14万之多,而省、市两级均无儿童专科医院,仅有儿科病床220张,分散在几所综合性医院内。
1981年10月,省卫生厅将兴建儿童医院的方案报省政府。省政府于1981年底批准在合肥新建一所儿童医院,近期床位规模为200张,远期目标为300张。
省卫生厅随即决定成立筹备组,1982年1月正式办公,并立即着手勘选院址。经多次研究论证,最终选择以望江路为界,共征地97.83亩,其中路南征用菜地65亩为医疗区用地,路北征地32亩为职工生活区用地。医院整体施工设计图纸于1984年底完成,设计床位300张,全部建筑面积3370平方米,共28个单项工程,总造价1268万元。1985年3月,由省建三公司承建并施工。计划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完成病房大楼及17个配套项目,第二期建设门诊楼及其它用房,1990年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但1988年底土建工程结束后,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省计委下文缓建门诊楼。
省卫生厅于1983年11月向省编委报告,要求成立省立儿童医院筹备处,省编委于1983年12月批复同意。1988年9月30日,省编委批复,撤销“省立儿童医院筹备处”,成立“省立儿童医院”,为省卫生厅下属县(处)级事业单位。省卫生厅任命冷志勤为院长,当时共有正式职工53人。
1989年12月20日,门诊部率先开诊,开设儿内、儿外、口腔、急诊和儿童保健科,同时开设门诊药房和检验科。1990年5月27日,医院进入试开诊阶段,此时全院共有职工94人,其中医技人员54人、行政人员40人。至此,省立儿童医院正式诞生。
1992年9月30日,医院正式开诊,时任院长为刘庭芳。开诊典礼、与北京儿童医院缔结姊妹医院仪式一并举行。正式开诊后,有关病区相继开设。但由于受院址偏僻、儿童看病收费标准低等因素影响,医院起步艰难,当年就入不敷出。后在省卫生厅协调下,自1992年开始,省立儿童医院相继与安医附院、省立医院开始医疗联合,当年病床使用率回升。1994年,医院摘掉亏损“帽子”。
1994年8月,承大松担任院长,继续推进医疗联合,并注重对人才的培养。1995年,医院首次实现盈利。医疗联合,促进了医院过渡时期的建设和发展。
爬坡过坎步伐缓慢 获评“三甲”快马加鞭
自1996年下半年起,医疗联合科室相继撤走,医院进入缓慢发展期,1998年各项工作指标降到建院以来最低谷。
面对陷入困境的儿童医院,1998年12月15日,省卫生厅任命杨斌为院长。面对困境,新班子迅速明确了发展思路:深化医院改革、实施科教兴院战略,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做到既能诊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又能诊治全省各市、县医院儿科同行所遇的疑难复杂病例。
为此,医院管理上以建章立制为突破口,制订完善各种制度、岗位职责;确立了院长负责制、综合目标责任制,实行院、科二级考核管理,使医院上下目标明确,责、权、利分明;1999年召开首次职工代表大会,收集合理化建议,倾听民声,审议通过医院重大决定,解决职工实际问题;提出“填补空白、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的学科建设思路。先后成立了小儿神经内科、小儿心胸外科,填补了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肿瘤内外科、心内科、中医科、血液病、口矫等空白专业。安徽省危重新生儿急救中心挂靠医院,新生儿科进入省卫生厅第二批重点临床扶持专业行列。
2007年4月5日,省卫生厅党组任命了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医院现状,新一届领导班子决定: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急救中心楼和感染楼等;开源节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继续完善学科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医院在老百姓中的知名度。
医院完善学科建设,先后成立了感染科、消化内科、脑外科、胸外科、大五官科、PICU、肾内科、心内科、风湿免疫科、烧伤整形、新生儿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外科、血液科、急诊综合病房等16个学科,其中新生儿内科、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均发展为2个病区,呼吸科发展为3个病区,新生儿科、心脏外科、骨科、脑瘫康复科系安徽省临床重点学科。
医院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现突出:2008年3月份在阜阳爆发的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中,医院先后选派六批专家赶赴阜阳,同时接诊1879例手足口病患儿,住院治疗重症患儿280人,无一例死亡病例,被省政府表彰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同年9月,医院共筛查食用含三聚氰胺问题奶粉患儿25388人,接收170人住院,并治愈省内转来的160名危重患儿,尤其是16例肾功能衰竭病人入院后,全部抢救成功。
2011年,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评审。
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融入复旦儿科医院
2018年3月5日,省卫生计生委党组重新调整医院领导班子,任命孔维鹏为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新一届领导班子根据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制定整改任务分解表,全面落实整改任务。对巡视中的问题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成立了综合医改政策落实、依法执业、整治“微腐败”等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多个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努力营造风正气顺的良性发展环境。
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始终提高政治站位,严守纪律规矩,深入贯彻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力推进国家儿童区域中心建设;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导,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儿童医院第三次代表大会。
明确“十四五”发展目标,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医院定位转变、医院发展模式转变、医疗模式转变和管理模式转变的“四个转变”。实现医院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建成高水平的儿科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力争成为大学附属医院。对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完善学科布局,提升专业队伍能力,做大做强优势学科,补齐薄弱短板,以发展重点诊疗技术、专科门诊、专病门诊为抓手,保障患儿就医可及性。实施医疗服务能力倍增计划和新技术发展行动,提升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治能力,持续改善质量与安全,建设研究型医院。
打造“一院三区”,新建深圳路院区占地面积271亩,一期规划用地160亩,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启动望江路院区改造项目,新建医技综合楼,总投资4.8亿元,新建1600平方米发热门诊;托管省计划生育科研所医院(三里庵院区)并进行全面改造。
全面深化医院改革,健全医院管理体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整合优化学科设置,推行行政、临床科主任、护士长竞聘上岗机制。
省政府依托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共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共同打造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省卫生健康委党组聘任陈超为院长,常驻安徽履职,全面负责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力争全面提升我省儿科整体诊疗水平和处理儿童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能力,实现医教研同质化;到2025年我省建成高水平儿科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未来全面融入复旦儿科医院,实现同步发展;2021年,宿州市立医院儿科由医院全面托管并挂牌“安徽省儿童医院宿州医院”,力争在3年至5年内,整合市县两级儿科医疗资源,合作建成“安徽省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原文链接:http://wjw.ah.gov.cn/xwzx/mtjj/565622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