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饮食安全舆情

长期咳嗽当心慢阻肺 广外医院功能科帮助患者发现早期肺疾患

时间:2023-02-09 15:28:17 作者: 来源:

  

  “医生,我就是有点咳嗽,做了CT也没什么事,干嘛还让我查肺功能啊?” 日前,辖区居民李先生来广外医院功能科肺功能室就诊,对于医生开出的检查项目存在疑问。虽然疑惑,李先生还是遵医嘱进行了检查。

  经过肺功能检查,李先生的结果显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收到检查结果的李先生表示很不理解:“我只是有点咳嗽,怎么就阻塞了?我以后该注意些什么呢?”

  广外医院呼吸内科医生介绍,人体的肺脏有很强的代偿机制,早期症状不明显。我国调查显示66%的慢阻肺患者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容易漏诊和误诊。而当患者一旦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病症已多属于中晚期,肺通气功能已损害了50%以上。更可怕的是肺功能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呈进行性发展,目前医疗手段能做到的是控制病程进展,没有根治方法,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至关重要。而肺功能检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慢阻肺知识知多少

  据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它的发生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随着病情反复发作、急性加重,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出现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COPD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COPD的发病初期患者常无明显不适,许多患者常常等到呼吸困难严重时才求医,而这时病情已经进展到中度以上。

  广外医院呼吸内科医生提醒,居民可以通过自测题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风险。自测题包括“每天咳嗽次数、是否经常有痰、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是否超过40岁、是否吸烟或者曾经吸烟?”

  如果有三个以上问题回答“是”,患者应立即咨询医生,并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COPD,并得到早期治疗。

  

  三类人群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李先生今年57岁,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抽烟,如今烟龄已有40余年。听了医生的介绍,他心有余悸,当即表示回去就戒烟。广外医院功能科肺功能室医生告诉李先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肺活量要高于正常人群。可以提高肺功能的运动主要是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同时还可以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等,比如经常性地加深加长呼吸,增加呼吸肌的力量,使胸廓扩大,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广外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建议以下三类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1.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口中慢阻肺发病率高达13.7﹪,建议健康管理机构对40岁以上人群都应该进行肺功能检查,更应该在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群中进行筛查。

  2.对有呼吸道疾病高危因素人群,应定期行肺功能检查。呼吸道疾病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吸烟或吸二手烟人群;燃料烟雾接触人群,如长期把柴草、煤炭和动物粪便作为燃料者;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人群,如石匠、隧道工、养路工、化工厂员工等;空气污染较重地区人群:大气中颗粒物质(PM)和有害气体物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人群;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家族史人群(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

  3.对于出现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活动耐力下降,爬坡上楼或平路快步行走感呼吸困难、胸闷、喘息,就是俗称的有咳、痰、喘的人,高度怀疑为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扩、间质性肺病患者,均应行肺功能检查。

  广外医院功能科也将一如既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以赴,做好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302/t20230209_29142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