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广西日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升诊疗能力 助力健康广西

时间:2023-03-11 00:47:54 作者: 来源:

  

  记者梁莹 通讯员韦娜

  2月28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点亮生命色彩,让罕见被看见”义诊活动,该医院神经内科、儿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参与义诊,一批符合条件的患者获得免费罕见病基因检测,多名患儿获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的免费治疗药物。

  义诊现场,家住马山县的陆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出生后9个月因为一次肺炎住院,意外被发现患有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杜氏肌营养不良是罕见病里的常见病,患病率约为每100万人里有36个患者。“听说有义诊,我们一大早就赶来了。据了解,有关的治疗药物即将在国外上市,希望我国也能及早引进,也希望有更多的专科医生能给予我们这个群体更大帮助。”陆女士说。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公布7种罕见病用药新增进入医保目录,涉及多种疾病,并再次上演“灵魂砍价”——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由上市价格6.38万元降至3780元,降幅94.08%。该病种已从“有药可用”升级为“有药可选”。

  “罕见病的诊疗往往需要多学科(简称MDT)综合治疗和管理。如SMA可以累及多器官系统的疾病,通过MDT诊疗及管理,我们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规范诊疗,并高效解决了患者复杂疑难的诊疗问题。”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专家介绍,针对罕见病“诊断难”“治疗难”等问题,医院常组织各科室专家为罕见病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积极探索临床急需用药流程新模式,并计划开展罕见病专科门诊,努力提升罕见病诊疗能力。

  目前,广西区内已有10家罕见病协作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牵头医院。该医院副院长潘小炎表示,医院将持续关注罕见病患者,以一流水平、精湛技术做好罕见病防治工作,助力健康中国、健康广西。


原文链接:http://wsjkw.gxzf.gov.cn/xwdt_49370/mtgz/t159815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